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66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下列选项中三国典故与哲学论断对应错误的是( )。
A.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B.草船借箭——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C.张飞醉酒失徐州,借酒破张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D.望梅止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A.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
B.矛盾的普通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D.事物发展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既说“此矛锋利,无坚不摧”又说“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这就违反了( )。
A.充足理由律
B.同一律
C.矛盾律
D.排中律
1.答案:
解析:
唯物辩证法又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A选项对应正确:“士别三日”出自于《三国志》,意思是指人离开后不久。全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表达别人已有进步,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的深刻意思。
B选项对应正确: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的典型事例。
C选项对应正确:同样是饮酒,利用不当可致“战败弃城”,利用得当则可“战胜得利”,体现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
D选项对应错误: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曹操行军途中,失去了有水源的道路,士兵们都很渴,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果实非常丰富,又酸又甜可以解除我们的口渴。’士兵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曹操利用这个机会把士兵们带领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所以“望梅止渴”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 题干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是对每一把具体的锁,要找到一把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属于哲学中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选择A选项
4.答案:
解析:
朴素唯物主义,是指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赫拉克利特关于世界本原是火的观点,属于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故选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庄子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 世纪40年代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近代唯物主义的几个主要流派。
5.答案:
解析:
A项,“充足理由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规定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这里没有判断论证,也没有提出足够理由,所以无关。
B项,“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公式是:”甲是甲”或”甲等于甲”。这里也没有提到,所以不选。
C项,“矛盾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通常被表述为 A 不是非A,或A 不能既是B 又不是B。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句子中相互矛盾的“无坚不摧”和“绝对坚固”形成了两可,够成了一对矛盾,所以违反的是矛盾律。
D项,排中律”也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通常被表述为A是B或不是B。违反排中律的错误一般是“模棱”或“两不可”。违反矛盾律的错误叫“两可”。例句楚人的错误显然是“两可”。“两可”的句子或命题,是对当关系中的上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这两对关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其中必定有一句是错的;矛盾关系必有一对,上反对关系可能都错。因此不选。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