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632)
①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②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
③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④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某单位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其行为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哪项权利?( )
A.隐私权
B.通信自由
C.通讯秘密
D.社会文化权利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 )。”
A.私有财产权
B.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C.私有财产
D.继承权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通过。
A.三分之一以上多数
B.过半数
C.三分之二以上多数
D.四分之三以上多数
A.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C.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具体分配,由国务院决定
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依法治国的形成过程,我国最早是1978年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然后是1999年的“依法治国写进宪法”;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最后是2014年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2.答案:
解析: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可见,通信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包括公民与其他人进行正当通信的自由以及保守自己信件秘密的权利两方面内容。题干中提到某收发员为收集邮票,故意隐匿毁弃他人信件,侵犯了通信自由权利,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1.隐私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的特征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和隐秘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2.通讯秘密指通信内容有保持秘密不为人知的自由外,通信对象、通信时间、通信方式均在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权所保障的范围之内。
3.答案: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故正确答案为A、D。
4.答案:
解析: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所以本题答案选 B。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