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也是最能考察一个考生知识积累的科目之一,想要利用常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比分差距,那么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多积累各类常识知识,比如热点时事、人文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考生在备考时最苦恼的就是复习范围,这也是常识模块复习起来最大的难点,因为没有具体范围。所以公考资讯网(http://www.gjgwy.org/)建议广大考生不用看专门的某一领域的知识点书籍,重在平日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常识。

雄心峰会及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何要实现、以及怎样实现呢?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为什么要碳达峰/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其次要保证能源安全。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产业链日渐完善,国产制造加工能力与日俱增,同时碳排放量加速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发展低碳经济,重塑能源体系具有重要安全意义。

2060碳中和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低碳发展转型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能耗物耗高,增加值率比较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艰巨;

二是煤炭消费占比较高,仍超过50%,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30%,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

三是单位GDP的能耗仍然较高,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发达国家的2-3倍,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

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首先我们要在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的同时,持续削减煤炭发电、大力发展和运用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代替火力发电。

其次加快产业低碳转型、促进服务业发展、强化节能管理、加强关键点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展各领域低碳试点和行动。

2021年省考陆续开展,考试难度大,备考时间紧,如何甩开对手,成功突围?制定一套严格有效的备考方案是关键。必胜公考全新推出【2021省考】笔试考点精讲班259课时系统录播课+8课时专项刷题直播+5册全套精编资料,一次性搞定全部考试关键点,还有超严格学习制度,学习规划师24小时不间断督学,一课在手,上岸无忧!下载必胜公考APP即可报名听课~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