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寒食节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也是最能考察一个考生知识积累的科目之一,想要利用常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比分差距,那么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多积累各类常识知识,比如热点时事、人文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考生在备考时最苦恼的就是复习范围,这也是常识模块复习起来最大的难点,因为没有具体范围。所以公考资讯网(http://www.gjgwy.org/)建议广大考生不用看专门的某一领域的知识点书籍,重在平日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寒食节的相关常识。
什么是寒食节
寒食节是日初为节时,禁止燃放烟火,只能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也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它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称为“野祭”。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是用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相传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动乱,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了偏远的地方。在重耳饥饿的时候,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一块肉,用火烤熟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执政后,大加封赏同甘共苦的臣子,却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叫屈,重耳感到心中有愧,便命人去请介子推受赏封官。但是介子推谢绝了重耳的封赏,背着自己的母亲躲进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依旧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且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寒食。
寒食节是哪一天
寒食节是指每年的清明节前两天,传统算法是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史书记载初春天气干燥,古时春天春雷较多,容易生自然山火,古人为了避火灾,把寒食节定在了清明节的前两天,也是为了祈福保安康,还会在寒食节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
寒食节不生火,主要以冷食为主,因此称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民间的第一祭日。把前火种全部熄灭重新生火,意为请新火,仪式有持续3、5、7日的说法。
寒食节的来历和习俗
1、来历:在春秋时代,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晋献公突然死了,历史记载了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隐居于绵山,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后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把清明节前两天定为寒食节。
2、习俗:(1)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
(2)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
(3)蒸寒燕庆祝,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和走兽、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后着色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或是作为礼品送人。
刷题巩固
1、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B.这一天人们按照习俗吃冷食
C.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D.“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是节日之后的情景
【解析】A。寒食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A项错误。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B项正确。寒食节相传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C项正确。“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苏轼《忆江南·超然台作》,说的是寒食节过后人们重新生火煮新茶的情景,D项正确。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