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天眼
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也是最能考察一个考生知识积累的科目之一,想要利用常识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比分差距,那么就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多多积累各类常识知识,比如热点时事、人文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等等。但是考生在备考时最苦恼的就是复习范围,这也是常识模块复习起来最大的难点,因为没有具体范围。所以公考资讯网(http://www.gjgwy.org/)建议广大考生不用看专门的某一领域的知识点书籍,重在平日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中国天眼的相关常识。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 。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FAST的反射面面积与大约30个标准足球场相当,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能根据天体的位置实时地主动调节形状。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 。
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超过预期目标近2倍;累计发现脉冲星超过240颗;基于观测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这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建成以来取得的成绩。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其中,“中国天眼”的快速射电暴研究成果近日陆续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中国天眼”的顺利运行,使得我国相关科研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的核心研究力量。
其实,“中国天眼”的先进测量技术远不止于望远镜本身,在其他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在高精度地矿勘探方面,可以利用惯性组件与卫星导航融合技术,为重力测量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姿态基准;在海洋测绘中,采用惯性组件与声呐等测量技术融合,实现海底测绘,为勘探区作业的机器设备建立高精度的时空和姿态基准。
为了发挥更大的科学价值,计划明年将FAST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使用。
刷题巩固
1、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的FAST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被称为天眼工程。FAST意为( )
A.感光快
B.建设快
C.现代金融
D.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解析】D。FAST是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的英文简称,其意思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1年公务员考试常识:中国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