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746)


1.

王某于某日晚在一僻静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提包,内有3000元人民币。在已查明的本案下列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

A.王某今年23 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B.王某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目的

C.王某特意选择了夜晚和僻静胡同这样的时间和地点作案

D.王某已经实施了抢夺行为,且抢夺的财物数额达到3000 元人民币

2.某县开展了一场政行风“民评官”活动,来自全县民营企业、学校、农村、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的300多名代表认真聆听来自县公安、工商、税务、质监等11个执法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述职报告,并进行满意度评价。“民评官”意味着(    )。

A.人民群众可以更好行使监督权

B.真正赋予人民群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民群众开始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D.行政官员必须有民主选举产生

3.取得物质帮助权属于公民的(   )。

A.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B.平等权利

C.政治权利和自由

D.特定人的权利

4.

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  )。

A.发回

B.改变或撤销

C.批驳

D.撤销

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  )不受侵犯”。

A.财产

B.私有财产

C.合法的私有财产

D.合法的经济收入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所有的犯罪构成都包括: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三个要素。C选项属于环境因素,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各行各业代表通过聆听主要部门执法负责人的述职报告,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并进行民众对官员政绩的满意度评价,没有体现出B项的人民群众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B项与D项错误。C项中表达错误,因为自建国后中国人民就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本题是更好地行使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这属于公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所以选择A选项

4.答案:

解析:

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我国宪法赋予了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的权限,负责划分各部委、各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职责,并实施监督,改变或者撤消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消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746)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