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665)
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 )。
A.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行政地位、民族名称
D.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并对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下列选项中,符合要求的是( )。
A.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
B.规范听证程序,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听证代表确定后,应当将名单向社会公布
C.对听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
D.听证举行30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
2005年( )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国务院《信访条例》为信访人专门增加了4项新的权力,即获知相关信息、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得到( )答复、要求复查复核的权利。
A.6月1日 书面
B.5月1日 书面
C.6月1日 口头
D.5月1日 口头
根据我国《票据法》的规定,对汇票的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主体不包括( )。
A.出票人
B.见证人
C.背书人
D.承兑人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从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来标示
C.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D.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1.答案:
解析: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解析: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听证制度的要求包括:要扩大听证范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此外,还要规范听证程序,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听证代表确定后,应该将名单向社会公布;对听证中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要吸收采纳,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要以书面形式告知听证代表,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听证举行10日前,应当告知听证代表拟做出行政决策的内容、理由、依据和背景资料。故正确答案为A、B、C。
3.答案:
解析:
2005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将正式施行。新条例实施后,信访人增加了四项新权利,即信访人有获知相关信息的权利,可以要求行政机关公开相关的信息;信访人有权查询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信访部门要为信访人查询提供方便;有关行政机关在收到信访事项后,要书面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信访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处理意见如果不服,还可以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进行复查,如果对复查结果还不服的话,还可以向复查机关的再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解析:
《票据法》第44条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
《票据法》第68条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持票人对汇票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汇票债务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与持票人享有同一权利。由以上法条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C项正确。
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这种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B项表述不准确。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七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D项错误。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