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544)
按照我国有关仲裁的法律规定,属于双方当事人之间仲裁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的是( )。
A.双方争议必须是经济纠纷
B.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进行仲裁
C.由人民法院决定仲裁
D.当事人一方到仲裁庭立案
A.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有明确的被告
C.具体的诉讼请求
D.有充分确凿的证据
A.某人因家中被盗而报告公安机关
B.某人因不服判决而向高级法院递交文书
C.某企业因对方不履行合同而将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发现原告侵犯自己的权利而在诉讼过程中反诉原告
民事诉讼与和解、调解、仲裁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最好方式
B.民事诉讼的裁判结果具有强制力
C.民事诉讼有国家的介入
D.民事诉讼的结果当事人容易接受
A.甲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其抚恤金,起诉至法院
B.乙离家出走十年音信全无,其妻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C.丙与保险公司出现保险合同纠纷,起诉至法院要求后者承担合同责任
D.丁与邻居因宅基地纠纷被后者打伤,要求法院判决邻居承担民事责任
1.答案:
解析:
我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知识点:
《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答案:
解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故选D
3.答案:
解析: >在材料中起诉的主体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象是人民法院,并且是民事权益受损。A项中报告公安机关,对象不一致,排除;B项中不服判决,不是民事权益受损,属于上诉,排除;C项中主体是企业,对象是向法院,符合;D项中已经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被告的行为属于反诉,排除。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在纠纷解决制度中,和解只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案件的处理达成意向,不存在居中协调方,且和解可以在纠纷解决的任何一个环节下进行。这种和解可以反悔,无强制力。
题中的调解,应该单指民间调解,即存在于民间的调解委员会。这种调解一般是在诉讼进行前进行,对诉讼的提起不具有排斥效力。调解委员会属于民间组织,没有公权力,其调解的达成也基本上有赖于当事人的合作和诚意,无强制执行力。
仲裁的居中方是仲裁委员会,这种组织也不具有公权力,但是他的仲裁结果却对诉讼有排斥效力,即有仲裁就一般不允许再提起诉讼,仲裁书有强制执行力。
民事诉讼只能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而法院是国家公权力的代表,必然表征了国家意志的介入,其判决和裁定也有强制力,可以强制执行。
本题的 B 项为干扰项,其实仲裁裁决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