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531)
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B.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C.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D.出生在我国的人
在我国,各级人民检察院属于( )。
A.立法机关
B.执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法律监督机关
从1988年到2004年,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其中“将乡镇人大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是在( )。
A.1988年的第一个宪法修正案
B.1993年的第二个宪法修正案
C.1999年的第三个宪法修正案
D.2004年的第四个宪法修正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甲县人大代表李某,于2006年当选为该县人大代表,一年后,因私迁入另一个县居住,他应( )。
A.享有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到届满
B.自然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按正常工作调动手续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被终止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
1.答案:
解析: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的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从其产生来看,公民作为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是和民主政治紧密相连的。故本题选C。
2.答案:
解析:
根据《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虽然广义上讲,司法机关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广义是包括检察机关,但狭义上仅指法院,因此本题选D更合适。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
从1988年至2004年,我国共进行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其内容分别为:
1988年宪法修正案:(1)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从而确定了私营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
1993年宪法修正案:(1)增加了“坚持改革开放”内容,将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国家的奋斗目标更为科学和实事求是。(2)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取消了“农村人民公社”,确认“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4)将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以利于发挥县级政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1999年宪法修正案:(1)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写入宪法,确认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确认了我国现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删去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提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04年宪法修正案:(1)“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3)新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宪法》第11条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从属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