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408)
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司法机关查获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经伙同他人盗窃财物价值3万元,对李某应当如何处理?
A.不撤销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B.撤销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C.不撤销缓刑,以盗窃罪从重处罚
D.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A.人权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人权观
B.人权的本质特征是自由和平等,其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与发展
C.享有人权的主体是所有的人,不仅包括单个的人,也包括人的结合
D.人权就是“人的权利”,是天赋的,和公民权是一回事
我国法律监督的专门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机关
D.公安机关
我国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A.以事实为根据
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D.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A.少数民族代表
B.妇女代表
C.华侨代表
D.军队代表
1.答案: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决定执行的刑罚。”李某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所以应该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为 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宪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2.答案:
解析:
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享有的权利”,即每个人都是享有人权的;公民权是指一国公民在法律上所具有的一种能力或资格。当人表现为某一国家的公民,人权实际表现为公民权。因此,人权和公民权紧密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
人权与公民权紧密联系,但人权并不等于公民权。从人权观念的发展过程我们知道,封建专制国家阻碍人权,甚至残害人权,才使人们提出人权口号。强调人权保护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防范国家权力成为专制权力进而残害人权,因此公民权并不能作为实现人权的唯一途径。同时,人权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想比法律上的公民权和现实中人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排除法。“人权”和“公民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D项“人权和公民权是一回事”的说法错误
3.答案:
解析: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解析:
我国制定法律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选项A是法制定的依据,选项B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而选项D是我国法制定的基本出发点。制定法律时并不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20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