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373)


1.>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他人的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对方的>民事>违法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一种诉令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属于起诉的是(    )。

A.某人因家中被盗而报告公安机关

B.某人因不服判决而向高级法院递交文书

C.某企业因对方不履行合同而将其告上法庭

D.被告因发现原告侵犯自己的权利而在诉讼过程中反诉原告

2.

在一起民事侵权案件中,当事人提起上诉时(  )。

A.只能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

B.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

C.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接收上诉状,然后移交给原审人民法院

D.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接收上诉状,第二审法院不接收上诉状

3.>(     )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4.>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对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这是环境公益>诉讼>在程序方面的进步,但仍然缺少具体规定来________,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相关法律条文的缺失,导致法院不受理环保>诉讼>的情况_______。

A.支撑 屡屡发生

B. 解释 不足为奇

C.支持 时有发生

D.指导 屡见不鲜

5.

甲和乙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不应回避的是(  )。

A.证人刘某,是乙的妻子

B.审判员王某,是甲的哥哥

C.合议庭审判员于某与该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

D.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的陪审员周某,是甲的弟弟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在材料中起诉的主体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象是人民法院,并且是民事权益受损。A项中报告公安机关,对象不一致,排除;B项中不服判决,不是民事权益受损,属于上诉,排除;C项中主体是企业,对象是向法院,符合;D项中已经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被告的行为属于反诉,排除。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答案:

解析: >根据文段意思,第一个空前说明修改后的法律条文还比较空泛,具体规定还有所欠缺的意思,因此第一个空填入“支撑”比较合适,缺少法律支撑是常用搭配。再看第二个空,“屡屡发生”和“时有发生”都指经常发生的意思,与“不足为奇”和“屡见不鲜”相比语意更轻,因此符合文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5.答案:

解析: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373)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