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1097)
A.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B.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认识对象的本质
C.客观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化中
D.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礼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提“新口号”,出“新主意”,因其脱离实际,且过多过滥,结果必然是“落实难”。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A.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感性认识
C.现象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D.错误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不起作用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A.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C.贾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D.富贵而恣势弄权,乃自取灭亡之道
1.答案:
解析: 由题可知,科学家已经认为基因突变与疾病之间有一定关系,但是没有完全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到认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约,而且客观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中,同时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一个过程,而且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但是最终人们可以认识到本质。因此,B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CD选项。
2.答案:
解析:
A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对应,二者均为唯心主义范畴;B项是唯物主义发展观和形而上学静止观的对应,二者均为辩证法范畴;D项二者均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属于唯物主义观点;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对应,前者主张物质第一性,后者支持意识第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题干指出现实生活中脱离实际的观点是没法执行的,告诉我们主观符合客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故A选项正确。B、D选项本身错误,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错误的思想意识可能会阻碍事物的发展,但是排除错误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寻找到正确的方法。C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事物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个过程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因此选B。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