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1052)


1.“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2.

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今天,社会经济和结构调整,价值和利益多元多样,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遇到不同声音,遭受很多阻力,这很正常,重要的是统筹各方利益,汇聚真知灼见,找到改革的“最大约数”,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从哲学角度讲,这个“最大公约数”应该是(   )

A.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

B.人们对改革的正确认识

C.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

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

5.

2008年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曾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出一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金融危机复杂多变,具有不可预测性

C.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莱辛的这句话说明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去追求真理,而不能在某一认识层面上停滞不前,C项正确表述了这一哲学道理。所以选择C

2.答案: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文与可之所以能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是他长期观察,对竹子有透彻了解的结果,这说明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反映到人脑之后,才形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A项是说意识的起源,B项是说意识的本质,D项是物质的特性,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解析: 最大公约数是某几个整数共有因子中最大的一个。从材料中 “重要的是统筹各方利益,汇聚真知灼见,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看出,最大公约数应该是指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选项强调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不是从哲学角度分析的,与题目无关。B和C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答案:

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本题中,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我国逐渐形成“汽车社会”,有了“汽车社会”,人们开始呼唤“汽车道德”来规范“汽车社会”,这正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实践发展 。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1052)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