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012)


1.

法治国家要求形成独立、合理的法律(  )。

A.司法权

B.决策机制

C.执行机构

D.运行机制

2.(不定项选择)下列有关法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   )

A.中国固有的法律文化深受伦理的影响;而宗教对于西方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确立“法律至上”观念奠定了基础

B.“法的社会化”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现象,表明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

C.凡属道德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必为法律调整;凡属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则不一定为道德所调整

D.生命科学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对法律具有积极影响

3.

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

B.有些行为虽不合法,但也并不违法

C.违反道德的并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D.违法行为并不一定违反道德

4.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应该是(  )。

A.公布之日下月

B.批准之日

C.公布之日

D.批准之日下月

5.下列关于法律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一般具有溯及力,但法律有规定的除外

B.法律均自其公布之日起生效

C.外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内一般适用中国的法律,但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除外

D.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也一律适用中国法律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首先形成独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建立独立的法律运行机制,要求法律系统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己特定的形式要件和运行目标。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宗教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对法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宗教对法律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既有观念层面,也有制度层面。较明显地体现在立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上。《圣经》、《古兰经》、《摩奴法典》等宗教经典,分别对西方两大法系、伊斯兰法、古印度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故A正确。”法的社会化”的产生是统治者管理国家过程中所演变而来的,主要被应用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因此B正确。道德层面相对于法律层面所调整的事物范围更广泛一些,因此C错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前不曾出现的问题浮出水面,道德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有时需要诉诸法律,进而促进法律制度的修改及完善,因此D正确。故选ABD。

3.答案:

解析: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以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不能认为法律上无效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如“无效合同”。

不违法是指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合法是指法律明文允许的,两者是有区别的,存在有些行为法律既没有明文允许也没有禁止,只是没有规定。

故正确答案为B、C、D。

4.答案:

解析:

如果无明文规定,自颁布之日起生效,直到被新法取代或者被有权机关废止时丧失效力。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012)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