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30)
>
>>
A.关于不予受理的裁定
B.关于驳回起诉的裁定
C.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
D.关于对财产保全的裁定
A.案发时王某并不在现场,但是为了报复李某,他声称看到了李某作案
B.张某作为案件的翻译人,故意将有关证据进行错误翻译,以陷害王某
C.李某在庭审记录时,为了减轻王某的罪责,故意将王某的供述进行删改
D.王某慌称不是自己自愿杀人的,而是李某逼着自己杀害被害人的
李某属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私自动用了一笔数额较大的公款去炒股,一个月后被领导发现,其行为属于( )。
A.贪污
B.挪用公款
C.滥用职权
D.职务侵占罪
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某国有企业共同作出一项处罚,该企业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企业应当向国务院申请行政复议,由国务院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B.该企业可以同时向两个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由国务院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C.该企业可以同时向两个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机构同时做出行政复议决定
D.该企业可以同时向任何一个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机构同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2010年3月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本次选举法修改后新增内容的是( )。
A.恢复间接选举中的预选
B.恢复直接选举中的预选
C.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规定直接选举中选区的大小,按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
[page]
1.答案:
解析: >2007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 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二)、(三)项裁定,可以上诉。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复议一次,并没有规定可以上诉的规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伪证罪有着特定的主体,即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员、选项A、B、C均为伪证罪之主体,也符合伪证罪的定义,但是D选项中,王某为犯罪人,不属于伪证罪之主体,因此,不符合伪证罪的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3.答案:
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之规定, “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李某属于国有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适用挪用公款罪。本题正确答案为B。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答案: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三章行政复议申请第十四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本题考察的是行政执法对象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由于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此国有企业共同作出了处罚,所以该企业可以同时向其中任何一个机构申请行政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机构同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解析:
>2010年选举法修改,规定“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A是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增加的内容,选项B是2004年修改选举法时增加的内容,选项D是1995年修改选举法时新增的内容,都不是本次新增的内容。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9年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