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88)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出自王籍的《人若耶溪》。这句诗蕴含了很深的哲学, 即(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是指:
A.唯物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
B.唯物辩证法和价值规律
C.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D.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规律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 )。
A.认识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
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A.庸俗实物主义的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page]
1.答案:
解析:
矛盾的对立统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故选D。
2.答案:
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作为它的两大理论基石。本题选C。
3.答案:
解析: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著名诗句所包含的哲理是: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追求”真理比“占有”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是发展的,随着时间、地点、条件变化了,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占有”的真理就有可能不是真理了,因此就要不断地追求真理。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欧布里德的观点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否定了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故A选项正确。欧布里德并没有否认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故排除B。本题中并没有涉及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故排除C。欧布里德承认绝对运动,故排除D。
5.答案:
解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土等,故正确答案为C项。
本题相关知识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派生出来的。
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8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