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83)
以下不属于宏观经济指标的是( )。
A.CPI
B.PPI
C.CPU
D.GDP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积极货币政策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贸易区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该自由贸易区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
A.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B.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他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
C.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2011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总基调是( )。
A.进中求稳
B.稳中求进
C.又快又好
D.又好又快
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下列哪方面体现出来?(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
[page]
1.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一国或地区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消费、金融、财政等指标。A选项,消费者物价指数(CPl)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B选项,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D选项,国内生产总值(GDP)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C选项,CPU是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与宏观经济指标无关。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答案:
解析: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而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改善。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4.答案:
解析:
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是前进的基础,体现在“四个保持”上: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是发展的方向,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8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