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36)
A.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B.计划与市场
C.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
D.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具有超前性、滞后性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式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 )。
A.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
B.科技进步影响生产要素的组合
C.科学技术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
D.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公平
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A.语言学
B.哲学
C.道德
D.艺术
[page]
1.答案:
解析:
在改革中如何解决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早在1982年就指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事实证明,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精神力量可以变成物质力量,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B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C项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2004年9月16日至19日;
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2008年2月25日至27日;
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物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诸要素的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性增长。第二,科技进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组合,造成生产过程重新整合,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或不断创新。第三,科学技术还影响着社会基础结构的状况,科技进步不断促进经济运行环境的改善,导致经济系统运行状态的改进。故正确答案为A、B、C。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8年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