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352)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内,一幅“会动的”《清明上河图》让众多参观者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清明上河图》属国家级文物,以下关于该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图描绘了北宋初期京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B.该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之作
C.该图的第一位“藏家”是宋太祖赵匡胤
D.该图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人们常说的“豆蔻女子”的年龄是指( )。
A.10岁
B.11岁
C.12岁
D.13岁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中,“立夏”之后的下一个节气是( )。
A.芒种
B.小满
C.夏至
D.小暑
>图中人物的服饰,与下列哪部作品中描写的人物最为接近?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白居易的《长恨歌》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D.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我国历史上曾有一些人因参与处理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而知名,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霍去病—匈奴
B.岳飞—女真
C.文天祥—蒙古
D.于谦—鲜卑
[page]
1.答案:
解析:
该图描绘的是北宋末期汴梁的景象,而非初期,A错误;该图的第一位“收藏家”是宋徽宗赵佶,而非宋太祖赵匡胤,C也错。故正确答案为A、C。
本题相关知识点: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
2.答案:
解析: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豆蔻主要指13、4岁的女子。故正确答案为D。
此外形容女子年龄的词语还有:
及笄之年:女子15岁。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古代未成年的小女孩是垂发的,到了十五岁左右,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即“加笄”,举行“加笄礼”,表示成年。
碧玉年华,:女子16岁。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二八年纪,破瓜之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3.答案:
解析: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答案:
解析:
图中所描绘的人物为唐朝人物。A选项关汉卿是元朝的,B选项白居易为唐朝人,C选项吴敬梓是清朝人,D选项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问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故本题选择B选项。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