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地理国情(345)
“峡”就是两山夹一水的地方,狭而深的河谷地形。长江三峡是我国众多“峡”中的三朵奇葩,景色十分壮观“峡”的形成是( )。
A.由于地壳上升和江河流水不断侵蚀河床,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B.水流冲刷而成
C.陡坡壁崩塌
D.河道弯曲狭窄,河泥淤塞而成
>我国在对抗全球变暖运动中一贯采取积极务实的姿态。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 )。
A.《中国应对全球变暖国家方案》
B.《中国应对温室效应国家方案》
C.《中国应对环境污染国家方案》
D.《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 )。
A.建设小康社会
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C.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
D.发展科技教育
下面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云南石林
B.湖南张家界
C.福建武夷山
D.广西桂林象鼻山
A.湿地 森林 荒漠
B.森林 草原 湿地
C.森林 海洋 荒漠
D.湿地 森林 海洋
[page]
1.答案:
解析:
三峡的形成,是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及江河发育的结果。在二亿年前的三叠纪,中国的地形与今天相反,东部高,西部低。今天长江流域的西部,是古地中海。今三峡一带即当时的海滨。在三叠纪末的造山运动中,这里海岸的地壳上升,古地中海大规模地向西后退,现今著名的黄陵背斜也初具规模地露出于海平面上。在它的西部和东部,分别出现了东西古长江的雏形。在大约七千万年前的又一次造山运动中,四川盆地和三峡地区隆起,三峡地区的厚层岩石被挤压成弯弯曲曲的褶皱和断层。今天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黄陵就是在这次造山运动中形成的三段山地背斜。这三个背斜隆起以后,其东西两个坡面上发育的河流,各自形成相反的流向。到三四千万年前的喜玛拉雅造山运动时,长江流域的地面普遍间歇上升,于是出现了西高东低的地形。直到现在,三峡地区的地壳仍在缓慢上升。在三峡背斜隆起以后,其两侧的河流,即西部的古长江和东部的古长江,就在河流的下切作用和溯源侵蚀中相互靠近。由于此时中国已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势,所以东坡的河流比西坡陡,其溯源侵蚀能力也比西坡强。经过千万年的切割,三峡地区的三个背斜终于被切穿,于是东西两条古长江贯通一气,形成了今天的长江。故本题选A。
2.答案:
解析:
2007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决定颁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国家方案》回顾了我国气候变化的状况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不懈努力。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阐明了我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我国的《国家方案》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故本题选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答案:
解析:
福建武夷山属于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同样出名的丹霞地貌山还有江西龙虎山、甘肃张掖、贵州赤水。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相关知识链接:
中国著名地貌类型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地理国情(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