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地理国情(284)


1.

地球上只有温带才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寒带和热带是长冬无夏和长夏无冬。其原因是(  )。

A.由地球自转引起

B.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当离太阳远时光线照射少,为冬季;离太阳近时为夏季

C.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有一定夹角所致

D.热带的地形地貌构成使之不易散热

2.观察我国树木的年轮,从方位上来看,一般是(  )。

A.南宽北窄

B.南窄北宽

C.东宽西窄

D.东窄西宽

3.

北京社稷坛设有青红白黑黄五色土台,意在代表我国辽阔多彩的土地。以下关于五色土的形成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东北平原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B.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铝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壤

C.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黑色

D.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4.

山东山西的“山”是指(  )。

A.祁连

B.五台山

C.武夷

D.太行山

5.

下列关于北半球二十四气中“夏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

B.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夏至指夏天即将到来。

D.夏至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因为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解析: 因为我国地处北半球,太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射过来,有利于树干南边木质的迅速生长,故年轮南宽北窄。

3.答案:

解析:

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蓝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蓝色的青土,而不是黑色的。故本题选择C项。

4.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常识。山东、山西中的“山”指的是太行山。补充:河南、河北的省名,是出自黄河为界;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界分南北。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祁连山脉位于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因位于河西走廊南侧,又名南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毗邻江西省,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是一处被保存了12个多世纪的景观,也是首批国家级关键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5.答案:

解析: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至,是极的意思,是日形长到终极的最短,天气开始炎热。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地理国情(284)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