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248)


1.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周

B.汉

C.唐

D.宋

2.

许多成语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故事。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卧薪尝胆

B.退避三舍

C.秦晋之好

D.负荆请罪

3.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下列哪一项描写的不是“秋天”?(    )

A.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B.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C.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

经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已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拼写汉语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写汉语的数词、量词、连接词、形容词等,都有了“法定”规范。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规则的是(   )。

A.Li Hua(李华)

B.Dong-fang Shuo(东方朔)

C.Zhang-Wang Shufang(张王淑芳)

D.Wangbuzhang(王部长)

5.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D.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因此,“文景之治”是出现在汉朝,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退避三舍”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秦晋之好”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泛指两家联婚。

“负荆请罪”的典故发生在战国时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选自南朝齐,谢朓的《宣城郡内登望》,描写了初秋之景。>B>项,选自南朝梁·范云的《别诗》,描写了西北寒秋之景。>C>项,选自唐·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D>项,出自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待到”和“还来”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而非描写秋景。因此,答案为>D>项。    

4.答案:

解析:

新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明确规定,姓名必须姓在前,名在后,复姓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两字的首字母都大写,如Li Hua。但当人名与职务合写时,职务不大写,如Wang buzhang、Li xiansheng。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248)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