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488)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

这是因为: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

③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

④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

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毛泽东在哪篇著作中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三个显著标志之一?(   )

A.《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B.《论联合政府》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反对本本主义》

3.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关键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  )。

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

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

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基本涵义是(  )。

A.解决政治问题是解决经济问题的前提

B.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

C.经济关系是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D.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问题而展开的

5.

按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思路就必须(  )。

A.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改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C.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D.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得到答案。第⑤“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表达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而没有体现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A、C、D选项中皆有⑤,予以排除,只有B是正确答案。

本题相关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它已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这种指导左右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我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左右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前,既确定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观的需要。所以,我们认为,理论是对实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时间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遇见未来,端着实践的方向。

2.答案:

解析: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就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B为正确选项。

3.答案:

解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关键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二是就业,三是收入分配,四是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五是医疗公共卫生体制,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从中可看出D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列宁提示政治本质的著名论断。政治必然体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经济活动中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经济利益,离开经济利益的政治活动是不存在的。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解析:

“十一五”规划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要坚持的六项原则:

1.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改善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2.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必须改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改善。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改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5.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6.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改善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488)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