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474)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总收入
C.外汇储备
D.货币总量
2006年12月5日—12月7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 ),被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A.经济增长
B.就业
C.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般不适宜采取的经济措施为( )。
A.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C.立足扩大内需
D.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A.生产要素
B.商品
C.货币
D.资本
下列有关经济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通常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B. 价格调节机制是价格机制的核心内容
C.WTO的非歧视原则要求各成员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
D.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page]
1.答案:
解析:
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由央行控制的,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之一。
而反观经济总量本身,它包括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代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上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以及全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购买力或总支付能力。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一定时期内国家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代表社会总需求;国民总收入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代表社会总需求;外汇储备是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支付能力,代表社会总供给。A、B、C都是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时政要闻。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
3.答案:
解析:
中国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财政政策由稳健变为积极,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和关键点项目建设、以及民生工程;
(2)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同时试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地方发展融资;
(3)政府加大了扶助的力度,通过提供融资便利、税费减免、出口退税、提供培训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刺激就业;
(4)改善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养老医疗制度改革,刺激国内消费。本题ACD属于应该采取的经济措施,而B项不符合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当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速过快出现泡沫,国家就会采取从紧的政策。此时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太多了,货币供过于求。
此时采取从紧的财政政策手段(改善税收,减少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货币政策手段(改善利率水平,改善准备金,改善基准利率等)来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程度。
当通货紧缩或者经济增速放缓的时候,国家就会采取宽松的政策。此时经济放缓的根源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少了,货币量供小于求。
此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手段(减小税收,增加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出等)和宽松货币政策手段(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准备金,降低基准利率等)来刺激经济增长,减缓经济衰退。
4.答案:
解析: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为商品市场服务的;资本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劳动力市场则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