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507)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出自王籍的《人若耶溪》。这句诗蕴含了很深的哲学, 即(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B.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2005年伊始,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坚持把解决好( )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A.“三农”问题
B.创建和谐社会
C.廉政体制和机制
D.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能力
既说“此矛锋利,无坚不摧”又说“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这就违反了( )。
A.充足理由律
B.同一律
C.矛盾律
D.排中律
A.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B.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C.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page]
1.答案:
解析:
矛盾的对立统一,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统一是对立面双方的统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统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的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故
2.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改革的性质的理解。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在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持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又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9页)
3.答案:
解析:
中共中央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五年发出五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时隔19年的2005年,又发出了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A项,“充足理由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规定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这里没有判断论证,也没有提出足够理由,所以无关。
B项,“同一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公式是:”甲是甲”或”甲等于甲”。这里也没有提到,所以不选。
C项,“矛盾律”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它通常被表述为 A 不是非A,或A 不能既是B 又不是B。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句子中相互矛盾的“无坚不摧”和“绝对坚固”形成了两可,够成了一对矛盾,所以违反的是矛盾律。
D项,排中律”也是传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通常被表述为A是B或不是B。违反排中律的错误一般是“模棱”或“两不可”。违反矛盾律的错误叫“两可”。例句楚人的错误显然是“两可”。“两可”的句子或命题,是对当关系中的上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这两对关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其中必定有一句是错的;矛盾关系必有一对,上反对关系可能都错。因此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