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388)
邓小平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 )。
A.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B.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
B.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
C.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改革开放
C.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是否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邓小平《 》的著名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它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page]
1.答案:
解析: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的论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
解析:
“三个有利于”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1992年年初由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被视为人们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
3.答案: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4.答案:
解析:
邓小平同志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内在地蕴涵着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这三个有利于是指: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5.答案:
解析:
本题选 B。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邓小平全会前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讲话实际上成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本题相关知识点:
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是邓小平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的。
2.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思索的理论概括和思想总结。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题(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