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80)


1.

2009年,国务院先后恢复了10个经济区域发展规划,表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展图逐渐成型,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为划分依据

C.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水分 、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2.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D.积极货币政策

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保障稳定

C.改善居民收入

D.增强综合国力

4.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共同特征的是(    )。

A.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

B.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

C.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D.市场经济是限制性经济

5.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购买股票后,股东成为(  )。

A.企业法人

B.公司的债主

C.企业的经营者

D.公司的所有者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这里的区域指的是自然地理区域,并非行政区域。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在区域经济中,地理因素是其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会对国家的发展、国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区域经济正是研究如何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在国际竞争中保护国家的自身利益。

2.答案:

解析: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而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改善。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应该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A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商品生产者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第二市场经济是平等的经济。它只承认等价交换,不承认任何超市场的特权。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为了各自的价值的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必然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因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这一机制促使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素质和经营规模,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产品的价值,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市场。故本题选D。

5.答案:

解析: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80)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