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174)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反映的我国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是(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抵御外强

2.

下列选项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一组词语是(  )。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

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3.

下列历史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B.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C.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4.

战国时期还没有出现的手工行业是(  )。

A.冶炼业

B.制瓷业

C.漆器制造业

D.丝麻纺织业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言出自(  )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意是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会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涵义一致。所以A选项正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强调的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强调的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同仇敌忾,抵御外强”强调的是团结一致、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

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解析:

 “连中三元”是指应试举子在三级科举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五子登科”出自《宋史·窦仪传》,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三个成语均与科举考试有关。A、D中“桂冠”多作为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与科举考试无关;B中“问鼎中原”是指称霸天下,与科举考试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常识。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643年在位,商鞅变法发生在公元前356年,秦朝统一天下是在公元前221年,A项排序正确。B项,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年~前88年),在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之后;C项,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末年,而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的天宝年间;D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中期,岳飞抗金发生在北宋末年、南宋初期。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

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应选 B。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战国时期还没出现。A、C、D 项提及的手工业在战国时期均已出现。A 项,战国时期,我国的冶铁业迅速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铁器的使用已遍及当时的七国疆域。C 项,漆器是一种用生漆涂敷在器物胎体表面作为保护膜制成的工艺品或生活用品。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D 项,中国古代的丝麻纺织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174)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