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32)
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 )。
A.保持社会稳定
B.维持经济增长
C.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D.保证公平分配
>下列关于生产者物价指数(PPl)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物、交通通讯、居民购房消费等八大类
B.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减息对策
C.消费者物价指数(CPl)是一个滞后性数据
D.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因此,根据价格传导规律,CPI不会对PPI产生影响
2008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改善利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 )。
A.3.8%左右
B.4.8%左右
C.5.8%左右
D.6.8%左右
社会主义社会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大体平衡是指( )。
A.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劳动者对消费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B.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生产单位对生产资料的总需求之间的平衡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量和实物量之间的平衡
D.社会可供购买的商品总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购买的商品总量之间的平衡
关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人的能力
B.人的勤奋程度
C.人的机遇
D.人的户籍制度
[page]
1.答案:
解析:
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该观点是恢复市场经济导向后宏观调控官方提出的宏观调控总目标。
而在宏观经济学下,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在政策实施上是矛盾的,因为一定的通胀是能促进就业的。
公平分配上,具体哪种分配方式是合理的,还有很大的争议,如同之前一直在争论的公平和效率一样。宏观调控都当然想要达到经济有个合理的结构,是要在就业和物价稳定先有了保证后再寻求调整结构。
这四个目标各有冲突,现有的理论上不可能全部都往好的方向调整,只能是根据现在实际情况各有取舍,每个阶段侧关键点不同而已。
故选C。
2.答案:
解析:
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八大类。但居住消费大类中并不包括居民购房消费,选项A错误。 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加息对策,防止通货膨胀,选项B错误。一般来说,PPI对CPI进行正向传导,在特殊情况下,PPI与CPI之间还存在后者向前者的逆向传导,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选择C。
3.答案:
解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总的考虑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放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上。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1、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做主题报告。十八大报告明确,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到经济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八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增幅应该在7%—8%。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都在8%以上。如果未来八年中国经济能维持8%左右的增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并非难事。
2、中共十八大报告一共分为十二大部分,与十七大报告相同。但较之十七大报告,十八大报告专列了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加以关键点论述。这凸显了中共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4.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常识。社会主义供需平衡是指有效的需求与有效供给之间达到的平衡,即可供购买的供给与有支付能力之间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题(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