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117)


1.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周

B.汉

C.唐

D.宋

2.建国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外交方针或政策:

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④“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3.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源自(   )。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老庄学派

D.阴阳家学派

4.

以下是一组古迹的图片,下列选项中国家排序与这组古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117)

A.墨西哥—英国—智利—希腊

B.墨西哥—希腊—英国—智利

C.智利—希腊—英国—墨西哥

D.智利—希腊—墨西哥—英国

5.

>今天人们经常以“姓氏笔画”为序来排名,其实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姓”与“氏”是有严格区别的。

>以下关于“姓”“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姓”源于母系社会,“氏”源于父系社会

B.秦汉以后, 出现姓名合一的倾向,姓和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

C. 中国最早的氏,大都从“女”旁,如姬、姚、姜、嬴等

D.一般女子称“姓”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用来“明贵贱”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局面,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因此,“文景之治”是出现在汉朝,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中国现行并将长期坚持的对外战略方针,它是对20年前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一种概括、浓缩和发展。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并于1954年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针对中日领土争议提出的政策主张。
④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因此本题选A。

3.答案:

解析:

儒家思想主张“德治”、“仁政”。法家学派主张君主集权的“法治”(区别于现代的民主法治),重法制、讲治术,倚权势。阴阳家学派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A、B、D 三项均积极入世,只有C项老庄学派主张“无为而治”、“绝圣弃智”,具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四幅图中古迹依次为智利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墨西哥的玛雅金字塔遗址、英国的巨石阵,D顺序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解析: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别贵贱”,尊贵的人才有氏,卑贱的人有名无氏。“姓”

>用来“别婚姻”。根据《通志·氏族略》,A选项说法正确,女子为“姓”在母系社会,男子为“氏”在父系社会;而D选项,古时女子嫁人之后从夫姓,男子用氏来区别贵贱的说法正确,D说法正确;B选项秦汉以后,出现姓名合一的倾向,姓和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说法正确;中国有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都是从“女”旁,如姬、姚、姜、嬴等,说明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妇女地位举足轻重,是“姓”而不是“氏”。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117)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