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73)
下列关于我国税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无偿性、强制性、灵活性
B.纳税主体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C.税收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经济职能
D.改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形式
按照我国有关仲裁的法律规定,属于双方当事人之间仲裁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的是( )。
A.双方争议必须是经济纠纷
B.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进行仲裁
C.由人民法院决定仲裁
D.当事人一方到仲裁庭立案
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 10 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第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 )。
A.主体的不同
B.客体的不同
C.主观要件不同
D.客观要件的不同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属于( )。
A.限制行为能力人
B.无行为能力人
C.有行为能力人
D.有限责任人
小张今年15周岁,根据《刑法》规定,他对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A.抢劫
B.故意伤害致人轻伤
C.放火
D.贩卖毒品
[page]
1.答案:
解析:
税收的基本特征包含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故A项错误。税收政策的中 心环节是税率,故B项错误。税收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的职能,经济职能只是国家职能的一种,故C项错误。D项说法正确,国家改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运用财政手段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形式,故选D。
2.答案:
解析:
我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知识点:
《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答案:
解析:
犯罪构成包括四个方面:主体、主观要件、客体、客观要件。简单来说,主体是犯罪行为人,客体是犯罪受害者,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最终实现的一个结果。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对犯罪进行分类。因此选B项。
本题相关知识点:
《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为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4.答案:
解析: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题目中不满10周岁的精神病人,符合了年龄要求,符合无行为能力的界定,因此选B。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