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82)


1.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同出一人之口的是(  )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是(  )人。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3.

以下对中国封建社会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准确的是(  )。

A.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B.隋朝“三省”“六部”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C.明朝科考“八股文”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等组成

D.清朝“连中三元”即在省试、会试、股试三次考试中均名列前

4.

有关地方戏与发源地之间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评剧——天津

B.黄梅戏——安徽

C.吕剧——山东

D.花鼓戏——湖南

5.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中国文化中有两个“贵”的理念:孔子提出了“和为贵”;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强调了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后者强调必须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B.两者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分别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片面性

C.它们是对立统一的,社会稳定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即使在社会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只要真正把民众需要放在首位,兼顾多方面的利益,社会就能稳定发展

D.它们已成为今天中国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哲学基础

查看答案与解析

[page]

1.答案:

解析: 题干“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A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在评价《史记》。B项“水则载舟,亦能覆舟”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有一次,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时也说“水能载舟,同时也能将船弄翻。”C项“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语出北宋文学家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对韩愈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D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报任安书》。

2.答案:

解析:

公元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故本题选A。

3.答案:

解析:

该题考历史常识。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B项中“中书省”错误;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C项错误;“连中三元”是指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

4.答案:

解析: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东部,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等农村的曲艺发展而成。评剧于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也被称为“蹦蹦戏”或“落子戏”。1935年在上海演出时,因剧目中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特点,遂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摄影片《海棠红》时,《大公报》首次把评剧介绍给读者,从此评剧之名在全国传播。

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解析:

再来15题

1.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客服!10210454@qq.com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常识(82)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