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25)
A.案发时王某并不在现场,但是为了报复李某,他声称看到了李某作案
B.张某作为案件的翻译人,故意将有关证据进行错误翻译,以陷害王某
C.李某在庭审记录时,为了减轻王某的罪责,故意将王某的供述进行删改
D.王某慌称不是自己自愿杀人的,而是李某逼着自己杀害被害人的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
B.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D.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关于股份和股票的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股票可以流通并可以设置质押
B.股票是证明股东权力的有价证券
C.股票是股份的存在形式,股份是股票的价值内容
D.股票的形式 记载事项可以由发行股票的公司自行决定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何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
A.1951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1953年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1957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A.停止侵害
B.恢复名誉
C.消除影响
D.赔礼道歉
[page]
1.答案:
解析: >伪证罪有着特定的主体,即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员、选项A、B、C均为伪证罪之主体,也符合伪证罪的定义,但是D选项中,王某为犯罪人,不属于伪证罪之主体,因此,不符合伪证罪的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2.答案: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A、B、C三项均属于无效合同,只有D项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正确区分无效合同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一般是由于合同内容违法,损害国家利益;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一般是意思表述不真实。
3.答案:
解析:
股票的形式、记载事项有《公司法》的明确规定,不是股票发行公司自行决定,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解析:
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即五四宪法。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解析: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