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自然常识(34)
冬天大规模袭击我国的寒潮大都来自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成为寒潮生成地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西伯利亚靠近北冰洋
B.西伯利亚纬度高,日照很弱
C.西伯利亚地势很高
D.西伯利亚冬季很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水库”
B.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降水较多,农牧业发达,被誉为“塞北江南”
C.柴达木盆地存储丰富的盐、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被称为“聚宝盆”
D.成都平原上有举世瞩目的都江堰,自古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A.低山
B.商品
C.平缓台地
D.丘陵
A.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立秋
B.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大暑
C.湖光迷翡翠, 草色醉蜻蜓——谷雨
D.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惊蛰
以下图表中的两个食物链网络,箭头从被吃的食物指向食物的获取者。叶状虫在食物链网络A和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物链网络A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A中寄生蜂只有一个食物来源
B.食物链网络A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A中寄生蜂有几个食物来源
C.食物链网络B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B中寄生蜂只有一个食物来源
D.食物链网络B的后果更严重,因为在B中寄生蜂有几个食物来源
[page]
1.答案:
解析:
地球上比西伯利亚地势高的有青藏高原等地域,而并非寒潮生成地。可见地势高低并非寒潮形成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相关知识点:
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ABD项均为寒潮形成的原因。
2.答案:
解析:
地球90%的冰雪储存在南极大陆,世界最大的固体水库是南极洲,而非青藏高原;A说法错误,BCD说法均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解析: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间有较大片冲击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乡等地主要为较大片的滨海冲击平原,平原占陆地面积的22.1%。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4.答案:
解析: >D项应是小满,此时节麦子尚未成熟,正是生长的时候,麦气是指麦子的气息。故本题选>D。
5.答案:
解析:
2.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所有下载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资源仅供下载学习之用!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客服处理,有奖励!
3. 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资源!如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与本站无关,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
4. 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您可以投稿发布,成功分享后有RB奖励和额外RMB收入!
磊宇堂正在使用的服务器 维护管理由磊宇云服务器提供支持
磊宇堂 » 201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自然常识(34)